年仅25岁消防员救援中牺牲!热射病,你知道吗?
来源:人民日报、百度百科、微博
编辑:医德帮小雯
今天(8月16日),人民日报发布了一篇引人沉思的文章。一名年仅25岁的消防员在一次马蜂窝摘除救援中,因为高温中暑(热射病)引发心脏骤停,不幸于13日9时43分壮烈牺牲。
什么是热射病?
热射病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导致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如谵妄、惊厥、昏迷)等多器官系统损伤的严重临床综合征。
常常发生于高温、高湿、无风环境下从事重体力劳动、剧烈体育运动且未能饮用足够的液体时。也可发生在以下人群中:①发热、感冒、胃肠炎、腹泻者;② 饮水少、脱水者;③ 睡眠不足、缺乏耐热锻炼者;④ 肥胖、低血钾、体弱多病的老年人。
知道什么是热射病,对于那位年轻的消防员就更是敬佩有加。气温高达40℃的天气中摘除马蜂窝,这些战士是这么可爱又可敬。
怎么治疗热射病?
热射病的症状
1、神经系统观察:热射病患者病情变化最突出的表现是意识障碍,严重者会遗留持久的神经功能障碍,有躁动不安,甚至抽搐。患者入院时神志昏迷,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应迟钝。消化系统观察:HS 发病初期患者常伴随呕吐症状,进一步加重电解质紊乱。
2、HS患者的临床指标:
⑴ 炎性指标:多伴有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白介素 -6、白细胞指标升高
⑵ HS 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横纹肌溶解,发生率为 33. 33%
⑶ 此时 Mb 大量释放入血,并经肾小球滤过进入肾小管,可直接造成肾小管损伤,甚至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或阻塞肾小管导致梗阻性急性肾衰竭。
⑷ 血清转氨酶是衡量肝细胞损伤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肝细胞损伤时大量释放入血。AST 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中,在肝细胞损伤时大量释放入血,其升高越多则表明肝细胞损伤越重。
⑸ 电解质紊乱,低钾可导致精神倦怠,肌无力,心率失常甚至心脏骤停。
⑹ 心肌酶谱异常
⑺ 凝血功能紊乱
热射病的治疗措施
现场治疗:
1、脱离高热环境,稳定气道、呼吸,迅速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束缚,使其平卧,呼吸道保持通畅。
2、拨打电话120。
3、物理降温。①冰袋冷敷。冰袋用毛巾包裹后置于患者体表大血管流经处:颈两侧、腋窝、腘窝以及腹股沟等处,同时对足部进行保暖。在冰袋冷敷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阴囊部位,防止出现冻伤。为了防止发生继发效应,每个部位放置时间不超过 30 min。使用过程中,注意查看患者冷敷部位皮肤情况,预防发生冻伤等情况。②酒精擦浴 用 40%~50%酒精以拍打式手法擦拭患者除胸部、腹部、足底及阴囊处以外的全身皮肤,边擦拭边按摩使皮肤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增快,皮肤散热加速而降温。
4、喝4~10℃冰盐水。
5、冷水浸浴是最有效的,能够使机体核心温度迅速降低至危险水平以下。冷水浸泡降低核心温度的速率是通过喷洒水至皮肤表面进行蒸发散热的 2 倍左右,并且水越冷,降温速度越快。但是冰水浸浴也可能造成核心温度骤降,对于那些有心血管疾病或隐患的个体,尤其是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很可能诱发冠状动脉痉挛。若缺乏冷水浸浴的条件,则可选择进行蒸发降温。去除患者表面衣物,将温水喷洒于身体表面各部分,通过蒸发皮肤表面的水分吸取体内热量,即可达到降温的目的。
院内治疗:热射病早期有效治疗是决定预后的关键,有效治疗的关键点一是迅速降低核心温度,二是血液净化,三是防治 DIC;具体措施是“九早一禁”,即早降温,早扩容,早血液净化,早镇静,早气管插管,早纠正凝血紊乱,早抗感染,早期肠内营养,早免疫调理,禁止手术。
⑴ 通过酒精擦浴、冬眠合剂、床旁血滤以及冷流体静滴等辅助措施快速降低患者体温。 医院可采用降温仪(降温毯)降温, 4℃~10℃的冰盐水保留洗胃和灌肠、地塞米松静脉注射,人工冬眠合剂等方法)利用冷却的毯面与患者皮肤大面积接触进行传导散热。患者入科后,立即予去除患者身上衣物,将冰毯置于患者身下,冰帽戴于患者头部,并用毛巾保护患者耳部,以免冻伤。热敏传感器置于患者鼻咽部,降温仪温度下限设置 32~33 ℃,水箱温度设置为 4~10 ℃。
抽搐患者,给予丙泊酚、咪唑达仑5ml/h持续镇静状态,减少机体异常放电及产热状态,均得到有效的控制。
⑵ 镇静、给氧,保护脑功能:运用镇静、脱水和冰帽冷敷等措施治疗热射病发病早期(3~5 d)患者,可以降低脑代谢率,保护大脑功能,改善预后。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条件允许可及早行高压氧治疗。临床救治经验表明,如果要取得较好的恢复效果,患者必须在 20 min 内有效吸氧,如果超过30 min,患者恢复时间延长,并发症更多。
⑶ 积极扩容补液充分水化,碱化尿液:使尿量 100mL/h以上
⑷ 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CBP打破热射病患者由 SIRS 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功能障碍等发展的恶性循环,有助于热射病患者脏器功能的恢复。连续性血液净化能显著改善热射病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是治疗热射病的重要手段。;
⑸ 抗凝治疗:在热射病患者发病初期,热射病患者早期应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防止 DIC 的发生。而对于有凝血功能严重障碍、血小板明显降低或有出血倾向者,应在患者补充凝血因子的基础上应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随着病情发展又可能出现低凝状态,据病情选择使用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血小板。
⑹ 抗感染、抗炎治疗:针对 PCT,CRP,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白介素-6 都不同程度升高,都选择头孢三代抗感染,乌司他丁、血必净抗炎;
⑺ 肠内营养:目前认为,高热和(或)体力活动都可造成肠粘膜屏障功能障碍,内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导致内毒素血症是热射病发生和引起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同时,对热射病患者进行肠病理检查发现,患者通常有肠道损害,并且伴有内毒素血症。越来越多学者认为,肠道可能是热射病发生发展的动力器官,维持肠粘膜屏障的完整对于热射病的救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营养不良、纠正低蛋白血症,饮食上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膳食,以增加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对不能进食者,采用鼻饲饮食加强营养。静脉输入人血白蛋白或血浆,以保证每日各种营养物质的供给,满足机体代谢需要。
您如果有更多好的内容,欢迎来医德帮【明医空间】。
一个专门为基层医生打造的开放空间,诊所经营理念,医学独到分享,个人生活体验...来【明医空间】分享您想分享的内容~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人民日报、百度百科、微博,由医德帮-小雯整理发布。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我们转载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
※仅供基层医疗卫生人士参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