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都是诊所,凭什么只有我不挣钱?
作者:布鱼
编辑:医德帮小雯
最近和一个诊所大夫一起聊天,听了他说的,让我感慨万千!从我俩的交谈中,我深切的感觉到他的尴尬与无奈。错过了最佳的时机,犹豫不定,对于他的工作和生活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他和我说:“说点心里话,赚钱太难了。我原来是在村卫生室干的,收入算不上特别高,但在村里还算收入不错的。09年医改之后,国家限制越来越严了,“生意”一下就不好干了。尤其是2015年分级诊疗之后,公卫的压力越来愈大。每天忙活建档、筛查的事情,根本没时间看病,药品的管控也越来越严,收入一下降到了谷底,根本难以维持下去。
看到有人到县城开了诊所,有些心动,所以,想和朋友也一起开一家。可是考察了一段时间,下不了决心,最后想再等等。结果人家的诊所开了,生意火爆,几个月就能回本,年赚百万。后悔死了。
然后这次吸取教训,不再犹豫,自己也开了一家诊所,由于经营不善,这两年也没学什么新的技术,所以一直处于半关门的状态。可能我这种人就真的不会赚钱吧?机会抓不住,明明很努力,为什么就是不见成效呢。”
为什么这位医生的诊所赚不来钱呢?有时候反方向的努力其实只是告诉自己很努力,这些努力只是给自己看的。赚钱的套路是什么,赚钱的套路,无非是两个: 一是给对方以愉悦感。 二是给对方实实在在的利益。
一、大背景下如何能够弯道超车
同样一件事情,同样的为一个群体服务,赚钱的方式多种多样。聪明人的方式是让患者高兴的把钱赚了。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进一步改革,基层诊所已经走到了选择的岔路口,是与时俱进还是墨守成规。首先你要知道你的优势是什么,医学技术?医学技术是重要,但是这是一步步提升的,需要一些时间。
自2018年出台的利好政策来看,”诊所“、“全科”等成为年度的医改热词,到2019年医生可兼职开诊所,民营医疗市场激发出新的活力。截止2019年2月底,我国村卫生室621700个,与2018年2月底比较,村卫生室出现了单向减少严重的状况。与此同时,诊所数量呈现明显增加,现有229554万家诊所,相比较去年增长15644家。据相关人士分析,预计每年增加2-3万家诊所,将会带来庞大的用药需求。未来的基层市场将会有一个井喷式的爆发。所以你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最重要的就是有什么区别于别人,让客户能够依赖的地方。诊所不同于医院,诊所的竞争力就是必须要转型为对他人内心感受敏感的人,所以说诊所的核心竞争力是人。
病人有大病的时候不用问,选择的对象绝对是去县医院或者去北京的“大三甲”找专家。而诊所更多的承受的是一些”小毛病“。这些小病我们基层人员就需要做到感同身受。我们可以通过对家人、朋友实验,这些亲近的人都能满意,那患者肯定就能留住。这就是我们说到的服务,在硬件软件都不如大三甲医院的背景下,提升服务质量这点就至关重要。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无论是到“大三甲”,还是到村里的诊所,善于和病人交流的医生,都是“好医生”。
其次就是医学技术,虽然我说这是个长久积累的事情,不是那么快见效,但是努力也不能停下。国家鼓励全科、中医,多一门医技总是好的。
2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8个部门联合印发《加大力度推动社会领域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 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中医特色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优势。诊所经营需要积极转型,紧跟政策风向学习现代中医疗法,专业绿色疗法推广服务,立竿见影解决病患痛苦;学会辨证论治,夯实基本功。当然诊所的装修、选址等问题都十分重要,忽略其中任何一环都有可能前功尽弃。
二、给患者实际的“利益”才是留住患者的利器
不要追在患者身后,泪流满面的问:你到底耐不耐我?这是典型的付费模式,你要求的任何东西,都是需要花钱的。你感觉好像没花,那只是个错觉。让患者自己自主选择,才是经营根本。
当患者能得到切实的利益,才是留住患者的大前提。感情牌只是第一步,而后续任何时候都要做个服务供应商,为对方提供关爱,提供发自内心的崇拜与尊敬。当你走到这步,不敢保证你能挣多少钱,但是你的患者被你牢牢的钉在诊所里。他们有个小病的时候一定是优先想起你。
当我们获得患者信任提高盈利的同时,一定不能制造虚高的药价。你的病号有了高的粘度,可能有人说那就是我挣钱的时候了,这个时候更要守住本心,不要让这些去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
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守住本心,以服务者的身份,给患者提供舒适与愉悦感,但是要控制住场面,不是把自身所有傻傻的掏出来。在自己能做到的前提下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服务。
文中所表述内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医德帮无关。本文为原创,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医德帮平台,原作者布鱼。我是编辑小雯,欢迎加我微信:【ydbangyi】。
【推荐阅读】